各学院:
根据《拼搏平台,(中国)科技公司新时代卓越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时代研究生教育20条)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双一流”建设需求,2021年学校继续实施课程及教材建设“5310”计划,建成一批精品示范课程,编写一批优秀教材,建设若干个全英文授课课程,打造研究生教育核心课程群,提升我校研究生课程及教材建设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脚步。
一、建设内容
(一)根据《一级学科(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指南》,资助建设8门左右的一级学科核心课程。
(二)围绕政治类、数学类、外语类、计算机类、体育类、美育类、劳动教育类、心理健康类、就业指导类等内容,资助建设3门左右的公共必修或公共选修课程。
(三)以学科专业类课程建设为主,建设8门左右的研究生全英文授课课程。
(四)设立“碳达峰、碳中和”课程建设专项,资助建设3门左右的专业课或通识课。
(五)优秀研究生教材资助事宜待国家林业草原局十四五规划材料评选结果公示后另行通知。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一级学科核心课程
1.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相应职称;
2.申报团队应由本学科多个学科方向的教师组成,积极探索模块化授课;
3.所申报课程应属于2021版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一级学科核心课;
4.近3年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累计主讲过3门以上相关研究生课程、且无教学事故;
5.优先资助世界一流和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的一级学科核心课程建设。
(二)申报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类课程
1.项目负责人原则上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相应职称,特别优秀的教师可适当放宽公共选修类课程的职称要求;
2.建设课程应以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或较强的实践应用性;
3.近3年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无教学事故。
(三)申报研究生全英文授课课程
1.项目负责人原则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相应职称,有1年及以上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者优先,特别优秀的教师可适当放宽职称要求;
2.团队人员稳定,英语水平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优良,近3年无教学事故;
3.课程主讲教师须具有至少2轮以上研究生课程的授课经历;
4.所建设的课程应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专业课程,须借鉴国际一流学科课程建设情况,参考国外研究生教学模式和手段,强化课程准备、师生交流和学习反馈等教学环节,运用英语讲授课程、布置作业、考试等;
5.优先资助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留学生较为集中的其他相关学科;
6.目前正在运行的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外语类课程不在此次建设范围内。
(四)申报“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课程
1.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相应职称,具有至少2年以上研究生课程的授课经历;
2.课程建设内容应紧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国家“3060”战略)目标。其中,专业课应具有深厚的理论深度,可以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高端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通识课应兼具一定的知识广度与通识性,能够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碳达峰、碳中和”;
3.近3年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无教学事故。
三、申报与管理
(一)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采用项目申报立项制度,已立项或正在资助建设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学校以项目形式公布,各学院推荐申报,学校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并公示拟资助名单。
(二)获准立项的课程及教材建设项目负责人与学校签订建设目标协议,由学校根据立项情况资助建设,建设期1年。学校资助课程建设资金3万元/门,直接通过立项拨付给项目负责人,用于差旅费、设备(耗材)费、课件印制、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项目支出。申请线上课程或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涉及到的慕课拍摄、视频制作费用支出,学校按5万元/门的标准统一安排在线课程制作。
(三)各学院要高度重视课程及教材建设工作,按照本单位KPI相关任务指标认真组织,按时提交相关资料,获准立项的学院要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四)项目建设到期后,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项目验收,项目负责人应提交《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总结报告》或《研究生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总结报告》以及相关成果报告、课程教学视频等。专家组将依据不同项目的申报要求进行验收,分为“优秀(前10%)”、“合格”和“不合格”。验收为“优秀”的项目给予项目团队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验收为“不合格”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3年内不允许申报相关建设项目。
四、时间安排及联系人
(一)7月7日——7月14日:申请人依据不同项目分别完成:
1、申报一级学科核心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课程,项目负责人须填写完成“拼搏平台,(中国)科技公司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1);
2、申报研究生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须填写完成“拼搏平台,(中国)科技公司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2);
电子版及纸制版(一式5份)交至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办公室。
(二)7月15日——7月19日:各学院对本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可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确定不低于学校整体要求的评审条件),对符合申报要求的材料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将电子版发送至至邮箱frj@nefu.edu.cn,纸制版(一式五份)提交至综合办公楼1119室。
(三)7月20日——7月22日:研究生院组织专家对各学院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四)专家评审结果公示五天无异议后正式立项执行。
联系人:孙宇薇、范汝杰
联系电话:82191652、82191048
研究生院
2021年7月7日